國際評級機構惠譽8月初將美國長期外幣發(fā)行人違約評級從AAA下調至AA+,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信用評級遭下調。美國白宮和多名政府官員對此表示不滿。國際觀察人士認為,評級下調表明美國債務增長不可持續(xù),其政府治理和財政管理能力受到質疑。同時,持續(xù)高債務可能擠占公共投資,抑制美國經濟發(fā)展。
惠譽當天發(fā)表聲明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主要由于美國政府債務負擔居高不下且不斷加重,未來3年財政狀況預計將持續(xù)惡化。過去20年中,美國反復出現債務上限政治僵局,常常拖到最后一刻才有解決方案,削弱了人們對美國財政管理能力的信心。
今年5月,美國國會兩黨就債務上限問題“極限博弈”之際,惠譽將美國長期外幣發(fā)行人違約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該機構警告,美國國會兩黨在債務上限問題上采取邊緣政策,政府未能有效應對中期財政挑戰(zhàn),導致預算赤字上升、債務負擔不斷加重,這些都預示著美國信用面臨下降風險。根據最新聲明,惠譽下調美國評級后,將其從負面觀察名單中移除,評級展望為“穩(wěn)定”。
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工作。
市場反應
美股三大指數全線收跌
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后,美國股指期貨開盤走低,道指期貨下跌約100點。當地時間8月2日,美股三大指數全線收跌。其中,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下跌348.16點,收于35282.52點,跌幅為0.98%;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63.34點,收于4513.39點,跌幅為1.3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10.47,收于13973.45點,跌幅為2.17%。
美國獨立研究機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主席馬婭·麥吉尼亞斯表示,評級下調應該是一個警鐘,美國需要讓財政和政治秩序恢復正常。“正如惠譽所指出的,美國國債高企,赤字迅速上升,利息成本正蠶食越來越多的財政收入,美國面臨許多重大財政挑戰(zhàn)?!?/p>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本財年前9個月(2022年10月到2023年6月),美國政府財政赤字約為1.4萬億美元,為上年同期的近3倍。當前美國公共債務已超過32.6萬億美元,相當于每個美國人負債近10萬美元。據報道,美債規(guī)模突破32萬億美元的時間比新冠疫情前的預測提前了9年。
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工作。 /新華社發(fā)(郭克攝)
美國威爾明頓信托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盧克·蒂利指出,雖然銀行和投資者不太可能因為一家評級機構的行動而突然放棄將美國國債作為避險資產,但類似舉動將逐步蠶食全球金融市場對美國政府信用的信心。
美國彼得·彼得森基金會首席執(zhí)行官邁克爾·彼得森此前表示,聯邦政府債務不斷累積是國會民主、共和兩黨在財政問題上多次“不負責任”的結果。美國財政支出在新冠疫情暴發(fā)前就已走上一條不可持續(xù)的道路,結構性驅動因素早就存在,疫情迅速加大了美國的財政挑戰(zhàn)。
美國企業(yè)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對新華社記者表示,高預算赤字過去沒有引起很多經濟學家的警惕,因為他們認為低利率將長期持續(xù)。由于美國公共債務水平過高,近期美聯儲加息將對美國公共財政產生“實質性影響”。美聯儲自2022年3月進入本輪加息周期以來已加息11次,累計加息幅度達525個基點。
彼得森認為,長期來看,利息成本增長是一個“重大挑戰(zhàn)”。不斷增長的利息成本、不斷加重的債務負擔可能擠占原本可用于推動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公共投資,從而抑制經濟發(fā)展。
治理弱化
債務上限政治僵局反復出現
惠譽在聲明中說,過去20年間美國反復出現債務上限政治僵局,總拖到最后一刻才化解,反映出“治理弱化”、即美國就財政和債務等事宜的治理標準“穩(wěn)定惡化”,削弱外界對其財政管理能力的信心。同時,美國政府不像多數國家那樣制定“中期財政框架”,應對人口老齡化所致養(yǎng)老和醫(yī)保成本高企等挑戰(zhàn)也“進展有限”。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財政部大樓。/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惠譽預估,美國政府總赤字規(guī)模今年將升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3%,去年這一數字為3.7%。一般政府債務與GDP的比率今年將從新冠疫情期間的峰值回落至112.9%,但到2025年將升至118.4%。這一比率遠高于惠譽評定AAA和AA級別的中值水平。
惠譽還預估美國經濟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陷入“溫和衰退”,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qū)間今年9月會再上調一次,至5.5%至5.75%之間?;葑u同時強調,美國信用評級仍受經濟、商業(yè)環(huán)境和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等多重結構性力量支撐。
惠譽5月24日把美國長期外幣發(fā)行人違約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當時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圍繞上調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的談判陷入僵局。總統(tǒng)拜登與國會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凱文·麥卡錫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的協(xié)議6月初生效,避免美國歷史性債務違約。
相互甩鍋
兩黨財政議題爭斗或再引發(fā)
美國財長耶倫在惠譽公布評級后數分鐘便發(fā)表聲明予以批駁,稱惠譽“武斷”。耶倫還稱,惠譽的量化評級模型2018年至2020年曾崩潰,多項經濟指標未做調整,該機構的決定“基于過時數據”。白宮新聞秘書卡里娜·讓-皮埃爾則稱惠譽的判斷“罔顧現實”。
拜登競選連任團隊發(fā)言人凱文·穆尼奧斯和多名國會民主黨人強調,特朗普等共和黨人應為評級遭下調擔責,因為特朗普曾公然鼓勵國會共和黨人放任美國債務違約,共和黨極端保守派也堅持以大幅削減政府開支為批準提高債務上限的條件,致僵局久拖不決。
據美聯社和彭博社報道,多名美國政府官員在媒體電話會上披露,美國政府未能說服惠譽放棄下調評級,對方堅稱作此決定的一個關鍵因素是2021年初特朗普支持者沖擊國會大廈引發(fā)的騷亂,因為這反映出美國政府不穩(wěn)定。這些不愿公開姓名的官員強調,評級遭下調是對特朗普任內“魯莽行為”的一種回應。
國會共和黨人則稱下調評級緣于拜登處理經濟事務不善,并特別點名拜登用來解釋其經濟政策的“拜登經濟學”。按彭博社說法,拜登眼下在美國國內用這一自造術語宣揚他任內的經濟成就,試圖扭轉選民對其處理經濟事務能力的負面印象。
彭博社還推測,惠譽此舉可能再度引發(fā)兩黨就財政議題的爭斗。就10月1日開始的2024財政年度政府預算,兩黨眼下存在嚴重分歧,恐導致聯邦政府“關門”。
5月29日,人們經過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國債鐘”。“國債鐘”是一個大型計數器,它實時更新美國的公共債務總額,并顯示出每個美國家庭所要負擔的數額。 /新華社記者劉亞南攝
媒體觀察
信用評級遭下調體現美國政治領導力的失敗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美國長期外幣發(fā)行人違約評級從AAA下調至AA+?!度A爾街日報》發(fā)表社論稱,評級下調是對美國政治領袖投出的不信任票,體現了美國政治領導力的失敗。
惠譽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下調美國信用評級主要由于美國政府債務負擔居高不下且不斷加重,未來3年財政狀況預計將持續(xù)惡化。過去20年中,美國反復出現債務上限政治僵局,常常拖到最后一刻才有解決方案,削弱了人們對美國財政管理能力的信心。
《華爾街日報》社論認為,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凸顯美國經濟決策缺乏嚴肅性。文章稱,美國之所以沒有更早、更頻繁地被下調信用評級,是因為美元仍然是世界儲備貨幣,但這種“囂張的特權”并非與生俱來。如果市場察覺到美國在政府治理或履行金融義務能力方面出現更廣泛的下滑,這種特權可能會瞬間消失。
文章還認為,自2011年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信用評級以來,美國財政和政治前景已經顯著惡化?;葑u此次僅將美國信用評級下調至AA+,顯示其對美國財政前景的評估甚至“過于樂觀”。
《紐約時報》也報道稱,此次評級下調是美國財政管理記錄上的一個污點,但惠譽此舉不太可能說服美國政客大幅改變財政政策取向。
文 | 綜合新華社
編輯 | 梁健婷